“讀書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謂天下無方可用。”養豬生產的疾病控制亦是如此。對豬群的健康評價也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先了解豬群狀況的基礎之上采取相應生產措施。
我們研究室經常做一些豬病的檢測,有些結果對我們震動很大,比如最近的一個項目是2015年1-5月份偽狂犬的陽性率,結果是陽性檢測率是在逐年上升,北方的更高。這對于種
豬場來說是件非常苦惱的事情。
一代名醫孫思邈曾說:“讀書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謂天下無方可用。”這說明理論和實踐會出現脫節情況。出現問題我們不能只從書本找答案,或者單純地參考一些養豬理論,類似這樣的問題需要我們養豬人獨立思考,不要偏聽偏信。
1、用健康度評價機體狀況
現在很多的外國養豬經驗都被拿來中國傳經送寶,但是其實他們自己也是問題很多。那么探索豬機體健康的秘密,其精要是什么?如果我們把它打開,就破壞了其結構,所以我比較反對臨床上不夠謹慎地解剖豬的做法,因此我們做了一個通過血液來評價機體健康狀況的一個模型,并給以一符號叫健康度(°H)。有了健康度(°H)我們能夠了解豬場豬群健康真實的狀態,然后再采取一些措施。
生命特征有一條是新陳代謝,新陳代謝停止了,生命也就終止了。新陳代謝要保持穩定狀態就要保證營養。營養有兩種狀態,一種是營養不足,一種是營養過剩。營養不足的后果是過敏,過敏就導致體內發生嚴重的反應,如氧化、應激等,最終的結果是死亡。營養過剩的后果是代謝的廢物排不出去,在體內蓄積,機體中毒了就產生免疫抑制,結局也是死亡。中醫機體的體質有寒涼溫熱四種,寒涼溫熱對應的分別是營養不足、過敏、毒素蓄積、免疫抑制,所有的
豬病也是分為這四種類型。如何衡量這四個狀況,我們提出了四個指數,即營養指數、過敏指數、毒素蓄積指數和免疫抑制指數。另外,還有一個是代謝指數,有了這五個指數,我們就能知道某頭豬或者某個人或者某一豬場的平均健康狀態。
如何來衡量這些指數?這就是健康狀態的評價,指數的結果是健康度(°H)。蘇軾說過,“物必先腐,而后蟲生”,意思是物體是先腐爛然后長蟲。豬為什么會生病,我們套用這句話就是,豬生病是因為豬的身體出現了問題,身體腐爛了。換言之,人得腫瘤是與人的機體狀況和環境有關系。用一句通俗的話講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在對機體做健康評價時,一定要讓血液離開機體后與在機體中保持相同或者相近的狀態,但是一般采血后血液很快會發生改變,所以要有保護液,把血液保護起來跟機體內是一樣的狀況,所以采血方式很重要。采血后我們就可以測血液中的生化指標,然后通過計算機的數據模型進行數據分析,分析得出6個數據:營養不足指數、過敏指數、毒素蓄積指數、免疫抑制指數、代謝指數和健康度(°H)。
得出這些指數后如何來進行臨床問題的判斷?養豬中有一種病的癥狀是毛長、消瘦、喘氣、關節炎和胸膜炎等,看到這種癥狀我們都知道是豬副嗜血桿菌感染,但是豬感染了豬副嗜血桿菌并非就是這個病,因為物必先腐而后蟲生。
健康度(°H)的范圍是1~100,低于70是不健康的,高于70是健康的,最高數值是100。營養指數是-100~100,指數為負時,表示豬處于高度營養不足的狀態(營養不足不是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包括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感染了豬副嗜血桿菌的豬群還有個特點是過敏指數極高,也就是說豬副嗜血桿菌病是一種嚴重的過敏性反應。
國內外專家在講到環狀病毒時都說環狀病毒是一種免疫抑制性疾病,按照我們的分析,環狀病毒性疾病發生的基礎是過敏性疾病,不是免疫抑制病。我們做過實驗,某豬場有感染環狀病毒,接種某種疫苗后會發現其免疫抑制的問題解決了,也就是說不管是疫苗還是病毒本身,它引起機體的是過敏狀態。當某一豬群有免疫抑制時,注射圓環病毒病疫苗也可以解除免疫抑制狀態,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
關于豬腹瀉的原因討論也很多。有個現象是仔豬發生腹瀉時
母豬處于高度免疫抑制,而且母豬體內毒素指數高,所以母豬有免疫抑制,
仔豬才會發生腹瀉。有的仔豬出生時吃奶后或者第二天就腹瀉是因為它們在母體內時就狀況不好,出生后吃奶水消化不足發生嘔吐或腹瀉。所以要解決仔豬腹瀉的問題除了改善環境外,改變母豬的狀況非常重要,也就是母豬體內不能有毒素蓄積,不能有免疫抑制的狀態,否則仔豬會發生腹瀉。我們平時生活中有個說法,哺乳期的婦女生氣或者腹瀉時,嬰兒吃奶了也會腹瀉,這對于我們探索豬腹瀉也是有啟發的。此外,有研究表示母豬飼料蛋白含量高了,仔豬出生后發生腹瀉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腹瀉的問題比較復雜,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PEDV就能解釋的,它與飼料配方也有很大關系。
藍耳病是目前
養豬業久唱不衰的一個話題。關于藍耳病是過敏性疾病還是免疫抑制病,我們也進行了實驗。在對感染藍耳病病毒的豬注射疫苗后,我們發現其免疫抑制指數升高,所以藍耳病是一種免疫抑制病,圓環病毒病是一種過敏性疾病。過去很多豬場非常肯定地認為是應激導致免疫抑制,但是我們的實驗結果不是這樣的。在上車之前我們對豬進行采血,然后裝豬,一個小時候后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再檢測發現確實有點免疫抑制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過敏,所以應激不是免疫抑制,是一種過敏狀態。因此長途運輸的豬一定要喂水,應激相當于機體有火了,需要給水降火。從諸多的實驗結果中,我們發現機體的狀況就是這兩個方向:免疫抑制和過敏。
2、疫病防控看病原性別
微生物分為陰性和陽性,陰陽不足導致死亡的這種病原,我們稱之為陽性病原;陰陽過剩的(如藍耳病、豬流行性腹瀉、豬流感、豬瘟)是陰性病原。因此,藍耳病的高發與營養過剩有關,我們認為如果推廣低蛋白飼料,藍耳病可能就不是問題了。
病原分成陰性和陽性,飼料成分也分為陰性和陽性。天地有陰陽,世人有男女,病毒也有公母。現在全世界的專家都在研究病原,但是應該首先清楚病原的性別。豬瘟、藍耳病、流感、流行性腹瀉是母性病原,口蹄疫、環狀病毒、偽狂犬、豬丹毒是公性病原。這些結論都是通過健康評價,通過對病原的提煉,看其結果是過敏指數升高還是免疫抑制的升高而得出的。
有了這些分類后我們在處理臨床問題時就能夠有針對性地采取
防治措施。依據這樣的結論,臨床上如果把藍耳病疫苗和圓環病毒病疫苗放在一起注射是不行的,有時候豬得了流感注射偽狂犬疫苗后能夠癥狀好轉,原因是流感病原是母性,偽狂犬疫苗是公性,這樣是有效果的。清楚了病原的陰性和陽性后可以在疫苗接種上有所指導(見圖表)。
QQ截圖20170228081426.png
在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上,我們了解這些情況后,就要注意飼料添加劑的選擇和了解。所以我們在養豬的過程中,病原很重要,
環境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我們
飼養飼喂管理方式,比如高蛋白日糧多的應該用纖維素。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加纖維素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狀態,所以當豬沒有免疫抑制時,在接種疫苗時可以先接
種豬瘟,然后是環狀病毒,但是當豬存在免疫抑制狀態時,再接種豬瘟是不行。這些年我們國家的豬瘟抗體水平難以提高與免疫抑制狀態有關系。因此,一個豬場的免疫程序不是千篇一律的,要按照其狀態來確定,靈活地設置個性化的免疫方案。
總而言之,健康評價非常重要,一定要先了解豬群的狀況然后采取生產上的措施。